13日,由我国海油联合我国船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设备,在天津完结动力循环实验并竣工交给。这一突破性效果标志着我国海上油气田电站在烟气余热使用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对海上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具有极端重大意义。该设备将在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中展开演示使用。
电站是海上渠道的“心脏”,一般由自产油气焚烧供给电能,但在此进程中会排放很多高温烟气,这也是海上油气开发首要的碳排放来历之一。该余热发电设备将电站运转发生的高温烟气余热作为热源,让设备中循环活动的有机介质推进胀大机发电,可直接将抛弃的热能变为清洁的电能。相较传统烟气的焚烧排放,加装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设备后,电站的余热归纳使用功率将从30%—35%提高至60%—70%。
我国海油研讨总院工程研讨规划院机电仪总师安维峥表明,该发电设备投用后,将完成海上油气田主电站烟气余热的归纳使用,主电站归纳能效估计提高7%;经测算,余热年发电量可达0.4亿千瓦时,可满意3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估计累计节约天然气耗费约3亿立方米,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约80万吨。
据悉,此前国内外尚无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使用领域先例,我国海油研发规划团队自主研发,把握总体方案技能,先后霸占了工艺和设备规划、紧凑型橇装化规划、动力循环实验验证等技能难题,并联合我国船舶规划制作团队一起推进构成设备研发、橇装制作、测验实验全链条自主技能服务才能,打造了自主可控配备系统。未来,该技能将广泛适用于我国海油现役渠道电站,助力海上油气田在开发进程中完成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创始海上渠道多能交融新范式。(记者 操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