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一种立式余热锅炉及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4/12/25 来源:典型案例

  1、余热锅炉,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具有烟箱、烟道余热回收利用的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燃煤锅炉也称为余热锅炉,余热锅炉通过余热回收可以生产热水或蒸汽来供给其它工段使用。正常的情况,余热锅炉由锅筒、下降管、上升管、集箱及受热面等组件组成,各段烟道内的给水从锅筒通过下降管引入到各个烟道的下集箱后进入各受热面,水通过受热面后产生蒸汽进入进口集箱,再由上升管引入锅筒。

  2、目前,余热锅炉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结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1)传热方面;立式锅炉产生的废气流自上而下垂直于受热面流动,同一截面上的废气温度分布均匀,换热性能也较好,受热面效率高;卧式锅炉产生的废气流水平流动,热气向上流动,同一截面上废气温度有高有低;与立式锅炉相比,换热性能不是很好,受热面利用效果也不是很好。(2)清灰问题;由于立式锅炉的废气流动,其流向是自上而下横向于锅炉受热面管道,沉积在上一层管道上的灰在清理后会沉积在下一层上;卧式锅炉由于废气流量大,从锅炉前部清出的灰更容易被废气带入后部,使锅炉后部容易堵灰。综上,相比于卧式锅炉,立式锅炉在运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3、在现存技术中,立式锅炉通过在进烟口和出烟口之间设有下侧的换热装置及上侧的蒸发器等装置,蒸发器包括若干u形的蒸发管,蒸发管成组对置在一起,换热器包括弯曲布设的换热管,通过上述的设置,在立式锅炉中吸收热量。在上述结构中,水是从锅筒中流入换热装置和蒸发器中,从高位流入低位,蒸汽再从换热装置和蒸发器的出口流回到锅筒,但是,由于各装置均采用光管结构,没有针对性设置,导致尾部烟气的温度仍然较高,同时,各装置的进出口均是水平的,若在装置内产生了蒸汽,蒸汽会滞留管内的顶部,而不是迅速流入锅筒,影响设备的整体换热效率。

  1、为了克服现存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立式余热锅炉,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其通过改进一些换热设备的布设及蒸汽出口的结构,以提高设备整体的换热效率。

  4、一种立式余热锅炉,包括立式支架及安装在所述立式支架内的膜式壁水冷炉体;所述立式支架的上方设有锅筒汽泡,所述立式支架上布设有与所述锅筒汽泡相连的第一进液集箱、第二进液集箱、第一出液集箱、第二出液集箱及第三出液集箱;所述膜式壁水冷炉体具有上方的烟气进口及下方的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烟气出口之间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有光管蒸发器、翅片管蒸发器及节能器,所述光管蒸发器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液集箱、第一出液集箱相连,所述翅片管蒸发器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液集箱、第二出液集箱相连,所述节能器的进水端用于与自来水供水端相连,所述节能器的出水端与第三出液集箱相连。

  5、优选地,所述光管蒸发器由多组并列排布的光管换热组组成,所述光管换热组包括至少4条上下依次布设的光管换热管。

  6、优选地,所述光管换热管包括第一光管连接段、第二光管连接段、第三光管连接段及第四光管连接段,所述第一光管连接段与烟气流动方向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光管连接段、第三光管连接段、第四光管连接段均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光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光管连接段相连并形成v字型设置,所述第二光管连接段、第三光管连接段相连并形成v字型设置,所述第三光管连接段、第四光管连接段相连并形成v字型设置。

  7、优选地,所述翅片管蒸发器由多组并列排布的翅片换热组组成,所述翅片换热组包括至少2条上下依次布设的翅片换热管。

  8、优选地,所述翅片换热管包括第一翅片连接段、第二翅片连接段、第三翅片连接段、第四翅片连接段、第五翅片连接段、第六翅片连接段、第七翅片连接段、第八翅片连接段、第九翅片连接段及第十翅片连接段,所述第一翅片连接段、第二翅片连接段、第三翅片连接段、第四翅片连接段、第五翅片连接段、第六翅片连接段、第七翅片连接段、第八翅片连接段、第九翅片连接段之间依次相连并形成u字型设置,所述第十翅片连接段为倾斜设置。

  9、优选地,所述第五翅片连接段、第六翅片连接段之间布设有隔开间隙,所述隔开间隙上布设有吹灰窗口。

  11、优选地,所述光管蒸发器、翅片管蒸发器、节能器的上方均设有吹灰窗口。

  12、优选地,所述膜式壁水冷炉体的底部设有积灰箱,所述烟气出口位于所述积灰箱的上端。

  16、1、本实用新型的立式余热锅炉通过立式支架、膜式壁水冷炉体、锅筒汽泡、光管蒸发器、翅片管蒸发器及节能器等结构组成,根据不同烟气段,设置不一样类型的蒸发器,使蒸发器配合节能器能够更好的吸收高温烟气的余热,进一步的降低排烟温度,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整体的换热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的立式余热锅炉通过光管蒸发器与翅片管蒸发器的吸热性能区别,以及在炉体内的布设位置的不同,重新布设其换热管的排布结构,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尽可能的提高高温烟气与其之间的换热效率,并根据蒸汽产生的情况,将设备的上端设置成倾斜结构,使蒸汽能够迅速流出。

  1.一种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支架及安装在所述立式支架内的膜式壁水冷炉体;所述立式支架的上方设有锅筒汽泡,所述立式支架上布设有与所述锅筒汽泡相连的第一进液集箱、第二进液集箱、第一出液集箱、第二出液集箱及第三出液集箱;所述膜式壁水冷炉体具有上方的烟气进口及下方的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烟气出口之间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有光管蒸发器、翅片管蒸发器及节能器,所述光管蒸发器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液集箱、第一出液集箱相连,所述翅片管蒸发器的进水端、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液集箱、第二出液集箱相连,所述节能器的进水端用于与自来水供水端相连,所述节能器的出水端与第三出液集箱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管蒸发器由多组并列排布的光管换热组组成,所述光管换热组包括至少4条上下依次布设的光管换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管换热管包括第一光管连接段、第二光管连接段、第三光管连接段及第四光管连接段,所述第一光管连接段与烟气流动方向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光管连接段、第三光管连接段、第四光管连接段均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光管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光管连接段相连并形成v字型设置,所述第二光管连接段、第三光管连接段相连并形成v字型设置,所述第三光管连接段、第四光管连接段相连并形成v字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蒸发器由多组并列排布的翅片换热组组成,所述翅片换热组包括至少2条上下依次布设的翅片换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换热管包括第一翅片连接段、第二翅片连接段、第三翅片连接段、第四翅片连接段、第五翅片连接段、第六翅片连接段、第七翅片连接段、第八翅片连接段、第九翅片连接段及第十翅片连接段,所述第一翅片连接段、第二翅片连接段、第三翅片连接段、第四翅片连接段、第五翅片连接段、第六翅片连接段、第七翅片连接段、第八翅片连接段、第九翅片连接段之间依次相连并形成u字型设置,所述第十翅片连接段为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翅片连接段、第六翅片连接段之间布设有隔开间隙,所述隔开间隙上布设有吹灰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器为翅片管节能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管蒸发器、翅片管蒸发器、节能器的上方均设有吹灰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壁水冷炉体的底部设有积灰箱,所述烟气出口位于所述积灰箱的上端。

  10.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立式余热锅炉。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余热锅炉及供热系统,该立式余热锅炉包括立式支架及膜式壁水冷炉体;立式支架的上方设有锅筒汽泡,立式支架上布设有第一进液集箱、第二进液集箱、第一出液集箱、第二出液集箱及第三出液集箱;膜式壁水冷炉体具有上方的烟气进口及下方的烟气出口,烟气进口与所述烟气出口之间沿着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有光管蒸发器、翅片管蒸发器及节能器。上述立式余热锅炉通过立式支架、膜式壁水冷炉体、锅筒汽泡、光管蒸发器、翅片管蒸发器及节能器等结构组成,根据不同烟气段,设置不一样的蒸发器,使蒸发器配合节能器能够越来越好的吸收高温烟气的余热,进一步的降低排烟温度,从而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提高设备整体的换热效率。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 2.冷热过程节能与测控 3.能源环境综合技术与装备 4.自动机械与测控技术 5. 机电装备集成及其自动化

  1.能源利用与节能 2.液膜传热及其稳定性 3.肋片传热及优化 4.竖直通道中空气自然对流传热

  1.材料物理与化学 2.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3.纳米多孔金属 4.纳米催化/电催化 5.化学合成及修饰 6.燃料电池 7.生物传感器

  1.内燃机燃烧及能效管理技术 2.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智能算法 3.助航设备开发

苏公网安备 苏ICP备14012790号

网站地图